艾灸中脘穴治疗冻疮

|和普(湖北)家用医疗器械有限公司
分享到

微信“扫一扫”

分享到朋友圈  
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
×
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

  中医学认为冻疮患者多因阳虚使气血运行不畅,一旦外感寒湿之邪凝滞于脉络,久而久之便会使肌肤失去正常的养分出现不通则痛、不通则肿的表现。采用中脘穴加患部艾条温和灸疗法治疗冻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令患者取舒适体位并将中脘穴处充分暴露后,术者一手拇、食、中三指如持笔写字状拿灸用纯艾条,使艾条与穴位局部皮肤成45度角,将艾条点燃端对准穴位处(点燃端的艾头与穴位处皮肤的距离约一寸左右),以患者自觉穴位局部温热向腹内传导、视之泛红但不致烫伤皮肤为度,温和灸15~20分钟。术毕再在冻疮局部先轻揉按数分钟,如前灸法于冻疮处施术至局部温热、视之泛红但不致烫伤皮肤为度,一般为15~20分钟。每日1次,15次为1个疗程。

艾灸中脘穴治疗冻疮

  “脾为后天之本”、“胃为水谷之海”。方中中脘穴出自于现存最早的针灸专著《针灸甲乙经》,这个穴位位于任脉上,别名上纪、太仓、胃脘,是胃的募穴(即胃的精气反应到胸腹部的特殊部位);同时它又是八会穴里的腑会,和胆、三焦、小肠、大肠等的关系都非常密切。其穴内部正好对应的是胃(脾)体,艾灸之具有调理脾胃,化湿降逆、疏肝理气、温胃散寒、调补脾气、健中和肠之效。随着脾胃功能的提高,使水谷精微运化到达人体五脏、六腑、四肢百骸和皮毛筋骨,结合冻疮局部温和灸来改善局部组织的微循环和神经营养功能,降低局部毛细血管的渗透性,从而恢复肢体局部神经血管的正常功能,把周围寒湿之气拔除,达到通则不痛、通则不肿、祛瘀生新、祛瘀养血,冻疮自然就会消失。

免责声明: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,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,其作者观点、内容描述及原创度、真实性、完整性、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涉及用药、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!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如有作品内容、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,请发邮件至suggest@fh21.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!

相关推荐 最新发布

宁波广告  山东新华有限责任会计事务所  同创服装饰品配件厂  高夫男士护肤品  安徽祥瑞药业有限责任公司  亲口团  中山區親子運動中心  巴林右旗佛布加油站设备有限公司  滁州地板厂  寇侥魂诀版康切雀